日前,中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中信消金”)正式开业。其中,中信信托持股比例达34.9%成为第二大股东,中信消金也被称为信托系消费金融公司。在已开业的24家消费金融公司中,因股东背景不同而划分为银行系、电商系和产业系等类别,他们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,也根据自身的优势探索着差异化的业务模式。中信消金作为中信金融版图中的一员,其未来发展受到诸多关注。
>>>>>>>>>>>>信托计划<<<<<<<<<<<<<<<<<<<
中信金融版图再扩围
中信消金的成立,意味着中信系金融版图再添一张重要金融牌照。目前,中信集团下属公司业务已经覆盖信托、银行、保险、证券、期货、基金等各金融领域,实现了金融产业链的全面融通。不仅如此,据相关负责人介绍,中信消金还可与中信集团旗下多元化的实体产业无缝对接,真正实现金融为实体赋能、实体为金融引流的共生共享的愿景。
“一方面,中信信托希望和中信消金一起为中信集团、金蝶集团及社会上的消费相关产业板块提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,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,‘共创新可能’;另一方面,也希望中信消金逐步尝试在大数据分析、人工智能等方面进行前瞻性布局,共同迎接因数据革命引发的、即将到来的金融产业革新。”开业仪式上,股东代表中信信托副总经理刘小军说。
作为全国首家参股消费金融公司的企业管理云服务厂商,金蝶集团CFO林波表示,金蝶将通过独特的场景优势、数据优势和科技优势,与中信一起在消费金融领域发挥价值。中信消金未来还可以借助金蝶在产业互联网的布局,通过科技创新赋能普惠金融服务。
寻找差异化发展路径
随着中国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家政策鼓励推动,中国的消费金融市场近两年正在加速升温。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《2018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》显示,消费金融市场规模由2010年1月的6798亿元攀升至2018年10月的84537亿元,占境内贷款比重由1.7%上升至6.3%。在以房贷为代表的中长期消费贷款增速放缓之际,短期消费贷款呈现快速上涨趋势,居民在教育、文化、医疗、旅游等领域的消费金融需求正不断释放。
万亿元级别的市场空间引发了各方逐鹿,截至目前,获准筹建或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超过26家,但整个行业也正面临“成长的烦恼”。有专家认为,当前,消费金融产品同质化严重,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业绩增长,同时,竞争的日益激烈导致“价格战”的形成,进一步蚕食了利润,未来消费金融公司应聚焦细分领域,寻找差异化的发展路径。
这也是中信消金谨慎切入这块市场的重要原因。据了解,在继2016年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鼓励消费的政策以来,中信消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,围绕风控措施、监管合规进行了大量的前期调研和论证,希望能够在审慎经营的基础上,以更加差异化的策略实现后来居上。
在谈到发展路径时,中信消金表示“风控”“创新”“场景”是未来企业进行业务拓展的几个关键词,中信消金将依托中信信托丰富的金融领域风险管理经验,结合中信旗下公司的消费场景,借助金蝶在产业互联网的布局及丰富的科技服务经验优势,通过科技创新赋能普惠金融服务,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,以消费者为核心,积极创新产品和服务, 开发和研究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、贴近百姓生活的消费信贷产品。
信托公司参与消费金融盛宴
事实上,消费金融牌照获取难度较大,近些年,信托公司一般通过其他方式参与到消费金融市场中。根据信托业协会调研数据,截至2018年年末,信托业合计开展消费金融信托余额已近3000亿元。
“
首家信托系消费金融公司开业,标志着信托机构不再局限于资金方和通道方等幕后角色,开始走上前台,为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增添了新的元素和想象空间。”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告诉记者,“在这两年的消费金融大潮中,信托资金是不少消费信贷类机构的重要资金来源。”
薛洪言认为,结合行业趋势来看,消费金融仍在高位运行,处于繁荣期,不过也面临居民杠杆率短期过快增长、局部借款人过度借贷等结构性问题以及高利贷、套路贷、暴力催收等局部行业乱象问题,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队伍的扩大,有利于开正门堵偏门,维护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,切实推动消费金融促消费、服务实体经济。
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宪明表示,信托公司参与消费金融业务面临诸多法律风险,比如风控外包风险,该项目本质为通道项目,助贷机构负责进行系统开发实现客户筛选、授信审查、贷款发放、扣款等功能,并由助贷机构通过系统自动发放贷款及扣款,信托公司实质不参与授信审查、风险控制,可能被认定为授信审查、风险控制等核心业务违规外包。因此,建议信托公司自建风控系统,对于助贷机构初审通过的借款人设置一定的拒绝率。